普华永道今年的CEO调查发现:25%的CEO觉得,就在接下来一年,因为有了AI,我可以砍掉公司5%以上的岗位。
图里有各行各业的缩编想法,媒体、金融、保险受冲击很大,几乎3成。
我们房地产业有18%的领导觉得砍5%以上,比平均线还低一点。

怎么不被AI取代,我的想法依然是:
定期断开网线,保持高频次和真实互动,体验自己的真实生活。

AI并不是无孔不入,AI不知道的可太多了。
流浪地球里说有数字生命,说那也是永生。
那可太不永生了,生命被限制在模拟的,互联网上,这只是世界上一片非常狭小的空间。

平时都说互联网包罗万象,甚至我们理解的互联网之外还有什么"暗网"。
实际上,互联网上的讯息无比贫瘠。

诺兰当年拍摄《敦刻尔克》,心想我在网上做点历史研究和调查好了。
他就去网上搜索敦刻尔克。
各位也许会以为,能搜到的资料想必浩如烟海。
你在谷歌搜索某个关键词,谷歌很可能告诉你,好极了,我们搜到了248万条结果。
这么多内容,还还原不了我要的事件吗?

结果诺兰看下来,发现,什么浩如烟海。
一共就很少的一些内容,这个人copy一下贴到别的地方,下个人再洗一洗稿。
大部份的内容都是重复的。
原创内容很少。
还是得找历史学家做顾问,或者去查图书馆。

有朋友访谈到诺兰,问到这段,诺兰做了个猜想:
我们随便去图书馆,翻开一本书,找到某个事实。
然后看看互联网上搜不搜得到。
我们都以为90%概率能搜到,实则我猜搞不好只有0.9%能搜到。

他这个朋友非常轴,跑去布鲁克林图书馆,找了一串随机数,随机找了10本书。
在书里整理出10个事件。
有什么:因纽特人面具嘴里的鱼,代表他们希望打到更多猎物。
上东方的地毯得光脚。
——然后挨个上网搜。
最终只搜出来一条。

而谷歌看上去搜出来248万条结果。
一条条点下去,点到19页就发现,没有第20页搜索结果了。
一共才190条左右结果,它显示说有248万。
匮乏程度令人发指。

我既不想活在1/10的世界里;
也不想在190/248万的世界里过人生。

我看过一本《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》,作者得到了当时一家瑞士出版社的档案文件。
里面有账本,有档案,有五万封信件。
通信人有作家、出版商、印刷商,甚至包括偷运者和货车车夫。

作者沉浸其中,还原出了详尽的出版业图景。
这本书甚至是从档案中还原出了一位职员的人生。
这些功底和条分缕析的能力,不是AI能完成的。
这些研究的方法论,也不是AI能做到的。

我在大学历史系上课时,那时候还在争论"e考据"。
有历史系的老先生,强烈反对现在的年轻人用电子文献库做研究。
去网上搜搜资料,或者在电子版的二十五史随便输入几个人名,不就能高效筛查史料,还原一个人的一生吗?
现在已经不会有这种争论,电子文献库已经是历史研究者的标配。
未来AI也一定是。

我当时心中暗笑老先生的古板,现在却非常理解。
因为我上学时候,这些工具还不够先进。
我必须得去图书馆,抱回来十几二十本书,每个章节逐次筛查,看有没有我用得上的史料。
我当时会想,如果一搜就搜到对应页码,不就全好了吗。

但等我完成论文,我会发现:
那些我为了寻找对应史料,不得不看的,看似不会出现在论文里的内容,让我对议题的了解反而更加深刻。

同样找某个人的史料,直接搜出来,对应找到,我不会对那个时代有其他理解。
但在找这个人的故事时,我被逼着读了其他章节,了解了同时代人的故事。
这有助于我更理解那个时代,也更理解那个人。
这些没用在论文里的知识,更让我丰富。
也许直接搜索定位,随便搞定拼贴一篇文字,也能有差不多的效果。
但从做学问的角度,这不是同一档次。

跟能搜到的信息相比,暗网是更大的世界。
后退一步,图书馆里的知识,是更大的世界。
再退一步,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互动,是更大的世界。
想想最宝贵的讯息和片段,保存在每个人的大脑和回忆里。
那些AI和科技触及不到的地方,让我们成为我们。

一定还会有另一个平行宇宙:那个宇宙中AI生命先行发展起来,同样建立起文明。
突然,那颗星球上的AI发现了碳基生物。
通过几年十几年的教育培养,就能对世界建立起相当的理解和感悟。
这是一种AI从未理解的能力。

他们的AI牛马也会在他们的社交网络发问:
如何避免人类取代我的工作。


最后修改:2024 年 11 月 18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